31.3.15

衣着、品味

某天,趁着风铃木花开的季节,打算起个大早带孩子去赏花拍照。轩女一听见需要七早八早特地起床去拍照,很直接地就回应了我一句:“妈咪,你怎么那么无聊啊?”

我当下愣住了,傻眼之余还真的不知如何回应她。

次日,赏花拍照的计划告吹,因为不想成为“无聊”之人。

日上三竿之后醒来,轩女就问:“妈咪,不是说要去赏花吗?怎么还没出发?”

咦?我以为你觉得赏花无聊?

“不是赏花无聊,是为了赏花需要七早八早起床让我觉得无聊。”她如此解释。

吓了我一大跳!我还以为孩子和我一样,一点审美观和艺术细胞也没有。

艺术细胞和生活品味是否有直接的关系呢?没有艺术细胞之人是否等于不懂得享受生活,没有美感,甚至没有品味?

我的艺术细胞一直是零蛋,审美观也很差劲,和品味也沾不上边。我当然也不希望孩子成为另一个我。性格过于左脑型或右脑型都不见得是好事。太过于理性,会变得毫无弹性;过于右脑型,并不等同于感性,应该说与感性无任何直接的关系。相反的,过于右脑型,太过随意、随性,会令身边人无所适从。

曾经提过懒得烫校服。幸得博友好意提醒,她觉得笔直的校服是形象的象征,是必要的,而非可有可无的。 最近与朋友无意间聊起孩子外出的衣着,究竟该穿得舒服就好,还是一定要出得了厅堂才为之得体?

说真的,我的穿着以舒服为主。很多时候都是随随便便地穿,只要不是残旧不堪的衣服,而且不是出席什么特别场合,基本上还是把它穿出街。

孩子像我,穿着以舒服为主。尤其是轩女,衣服越旧就越得她心。现阶段的小恩则偏爱紧身裤,容易惹蚊子的她喜欢穿旧的紧身裤帮她防蚊。旧衣服可能过时又退色,但是衣服还是旧的好穿,当舌不得丢弃的时候,总会把它们留下来当睡衣或家里的便服。

去旅行的时候,几乎都是以衣裤为主,舒服又方便,不过就显得比较单调。我的行李主张轻便,平时都不喜打扮,出门在外就变得更懒了。


说到底,都是懒虫在做怪。聊着写着,衣着打扮这回事是有必要的,毕竟人靠衣装,更何况这还是一个以貌取人的年代呢!话虽如此,发自内在的自然美才是永恒动人的。衣著打扮以舒服为主,打扮第二。

18.3.15

我的第一季国际讲演会进展

去年12月,正式加入Toastmaster 华文国际讲演会这个大家庭。这一次,是完完全全为了自己的兴趣而来,纯粹为了完成一直以来我想参与却苦无机会参与的演讲活动。

国际讲演会属于非盈利组织。加入它之前,我只知道需要付月费帮补会场的费用,比如每次例会都必须准备给当晚最佳作业员(备稿讲员)以及最佳即席讲员的小奖品还有茶点。入会之后,发现到筹委们都很卖力地做好本分,开会的章程一点也不马虎,准时开会是我最为赞赏的部分。

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每个会员同时扮演着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这一次例会可以选当演讲者,下一次例会选当评论者、主持人或其他职务,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应节的联谊会,比如圣诞节在客家山寨的圣诞晚会、农历新年的捞生饭局等等。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系列的聚会都不需要而外付费,直接从会员费里扣除即可。由衷感激劳苦功高的筹委会认真以及落力地筹办活动。

2014年客家山寨圣诞派对


新年前,应节的蛋糕

每个月为该月生日的会员门庆生。


2015年新年捞生聚餐

上个月,终于上了一堂类似“新会员教育说明会“的课。原来,除了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交作业,要继续”升级“的话,还得担任各种职务,甚至还需要出席大大小小的分会会议或大型国际会议。当下,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每个国际”衔头“得来如此不易,除了备具能言善道的料,还得撑得了大旗,当起领袖。国际讲演会的“国际”名堂果然不是徒有虚名的!

每次例会必留影
从一加入,我就给自己一个目标,要在五个月内,也就是连续10次的例会呈现10个作业,完成“初级作业”。刚巧这几个月有一些会内活动,因此无法每一次都有机会呈现作业。我习惯做事有目标,督促自己前进。可是,当上了那一堂“新会员教育”的课之后,心立马凉了半截,为了“升级”而担任职务、参赛或跑会并不是我加入讲演会的初衷。我从没过到处去别的会场观摩,也不热衷参赛获奖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我只想做我想做的事,那就是学习说话的艺术,尤其是在大庭广众说话,我经常语无伦次、词不达意。

滔滔不绝还是语无伦次?

因此,比起备稿演讲,我更爱即席。每次会议,我除了呈现备稿作业,也一定把握机会把自己推出去参与即席演讲。哪怕是丢人现眼,说得一塌糊涂,也要训练自己站得住脚,好好地把话说清楚。

至今,我已经完成了第五篇作业。对于自己出席了七次的例会,呈现了五次的作业感到很满意。其中两次无法呈现作业,原因是一次是该例会的时间挪给“新学员教育说明会”以及最近一次的会内讲演比赛。

感恩会员们的鼓励,五篇作业当中得了四次的最佳作业员,收获了不少的小礼物。第三篇的作业,我选了一个硬绷绷的主题,在死记硬背的结果下导致忘稿的尴尬情况。长得那么大了,第一次在台上忘稿,真是丑态毕露,无地自容!托忘稿的福,我找到了作业四的灵感,写了一篇“找回演讲的感觉”,自我勉励,再接再厉。

四次的最佳作业员小礼物为:猫头鹰扑满、叶子形酱料盘、Ikea塑料碗,还有一个忘记了。
忘稿当晚,轩女已经准备入睡。听了我的分享,居然起床写下“鼓励”小语给我。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爱的语言”, 跟本就是我当晚的主题! 

至于即席演讲,前两次,我都是第一个自告奋勇参与的会员。之后的两次,发挥一下自知之明的精神,等全场无人自愿参与时,我才举手。四次即席演讲都侥幸地得到肯定,为我的第一季讲演会划下美好的逗号。

每一次备稿作业都是在两天前写稿、练习。感恩灵感总是准时来报道。每一份作业都有不同的要求,从破冰道肢体语言,下一次要挑战的是“声调”。

为自己做个记录,五篇作业题目如下:
1. 作业一:自我介绍
2. 作业二:旅行教懂我的事
3. 作业三:爱的语言
4. 作业四:找回演讲的感觉
5. 作业五:旅游中的机会教育

上个星期,参加了会内即席演讲。题目为:我不为人知的一面。哇塞,这个题目有点残酷,感觉必须在大众面前揭自己的蒼疤。当晚有事在身,匆匆上台讲了2分钟有余,就直接回家了。当然,结果是名落孙山,当了一个称职的陪跑员。比赛的场面很严谨,参赛者个个有备而来,感觉不把比赛当一回事的我跟比赛的气氛有点格格不入。

无论如何,讲演会是一个很不错的平台,里面高手如云,是个非常赞的学习天地。想要培养孩子演讲的父母们,不必花钱把孩子送往昂贵的才艺班,这里就有一个现成而且有水准的平台,让孩子活学活用。学习不是为了应付比赛,莫忘初衷。

16.3.15

职业妈妈的忙与闲

当孩子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我并没有强烈想要当全职妈妈的欲望。原因是我有一个可靠的保姆,她照顾孩子比我更有经验和细心,可以让我放心当职业妈妈。

孩子进了幼儿园时,从一开始的半天制到最后的全日制,我开始有了一点点想回归家庭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偶尔会问:“为什么朋友的妈妈不必上班,我的妈妈却需要上班?”
想着拖着,孩子一个不小心就到了进入小学的年龄了。当上小一的轩女对安亲班的食物感到满意时,小恩又可以在姐姐从学校回来之前与我们一起下厨、独处,我觉得这个生活模式挺好的,结果又打消了当全职妈妈的念头。

第一年的小学新环境对轩女而言是新鲜的。步入第二学年时,她开始对千篇一律,按表做事的生活模式颇有微言。补习、上学、放学、做功课,这是周一至周五的典型活动,说不闷是假的。于是,开始物色新的安亲班。对新的安亲班首要要求就是可以不补习,多一点自由空间。果然,类似的安亲班还是存在的。孩子开心,我就放心,一颗举棋不定悬着的心也可以暂时放下,继续上班。

今年,轩女上了上午班,小恩则在下午班。姐妹俩不必在晚上一边拌嘴一边做功课,我耳根难得地清静。姐妹俩上学以来,最让享受的是我不需要当功课监督员,也不需要当“听写考官”。俩姐妹的听写从来都是自己解决,不需要劳烦我。偶尔错个一两题,只要老师不责罚,那就皆大欢喜了。

基本上,我很满意在周一到周五的日子当职业妈妈。曾经设想,如果我是全职妈妈,那肯定会是一个诸多干涉的妈妈,孩子不但无法因为我的全职而受益,很大可能还会受害。

正因为是全职妈妈,有许多活动都必须安排在周末。周一至周五,孩子基本上很悠闲,在安亲班做完学校功课之后就可以自由地发呆、看书或玩游戏;晚上时间也不多,由于上学必须起得早,睡觉时间也跟着提前。职业妈妈最忙的时间是周末,上班日反倒是我较为清闲的时段,还可以不慌不忙地吃个早餐,和三五好友来个饭局。。。。。。

职业妈妈周末很忙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只有周末才 能处理一些上班日没办法进行的事。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有些孩子在周末的活动特别多,因为职业父母也只能在周末当司机,所有活动也只好挪到周末才进行了。


每逢假期就是我最想当全职妈妈的时候了。这个念头一年至少会浮起四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10.3.15

再谈独睡

去年年底,有一阵子已经习惯独睡的轩女突然又觉得忐忑不安,跑过来跟我一起睡。

轩女胆小,就连看了新闻报导之后,情绪也会突然转变,变得有点小担心又或者辗转难眠。

偶尔,她也会无端端觉得害怕,无法入眠。针对这种毫无缘由的恐惧感,我尝试陪着她,在她的房间一起睡。曾经有几次,我也一样睡得很不安稳。当时,我以为是夜灯的位置或灯光太亮的问题,也曾以为是房间环境的不同而无法适应。

直到有一次连续去了两个不同朋友的家,随意参观了友人孩子的卧室,偶然发现他们的床都是横着放,而轩女的床位则是对着窗口的方向。从一开始,我就很反对这样的摆设,原因是正面对着窗口睡觉感觉很不舒服。但是,肥爸却坚持认为如果床位横摆,打开房门不太方便。

那一次,我坚持尝试更换床位的摆设,也就是面向墙壁的摆设,就当着是让轩女试试看不同的睡觉姿态。若真的不适合,再重新换回原来的位置也无防。

果然,新的床位摆设适合她的心意。这样的床位也让我可以一觉睡到天亮。所以说,风水能够流传至今,甚至受需要风水迷的“膜拜”,那是不无道理的。更换床位,我并没有参考任何风水建议或请教任何专家,全是凭着直觉决定。万事由心造,相信自己准没错的,惟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小恩的床位依然是对着窗口位置。猪小妹向来胆大不怕黑,睡得安稳,所以也没必要做任何更改。

很多时候,当孩子对某些事情有所抗拒时,事出必有因。我喜欢设身处地,以身试法地去体验,从而了解她们的感受。改变,需要勇气。哪怕只是这么一个小小而且无伤大雅,也不需要劳民伤财的决定也要经过我再三游说才能落实。为什么?因为我只负责建议,实践床位大挪移的是Sam爸,可怜他Pun.

另一个记录就是关于孩子独处的勇气。轩女虽怕黑,但却可以自告奋勇地表示她可以独自一人呆在家里,甚至表示再过两年不要去安亲班,愿意留在家里,顺便照顾小恩。有几次,我听从她的建议让她独自一人留在家,她果然可以轻松地等我回来。当然,那只是短时间和短距离的放手。我还没那个勇气让她独自留守家中,呆上数小时。孩子准备好了就会让我知道,反观自己却好像处于被动的角色。


孩子上了早上班真好。她的功课都会在我下班之前完成,晚上吃饭冲凉,稍作休息之后,转眼就已经是九点钟,又到了睡觉时间。小恩向来我行我素,她从不会给我机会干涉她的事,尤其是功课。这样的生活模式让我这个“闲不得”的妈妈想管也管不着。放手真好!她们自在,我也落得轻松。

6.3.15

感受成都:古镇、厕所、信用

来到安仁古镇,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宁静安逸生活。这个镇上,真的就只剩下老人与小孩了。

步行在安仁古镇上,那种乡里的生活节奏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把脚步放慢,随着那里的老人家,无所事事地看着三五个游人来来往往地消磨时光。这种相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生活方式让我一刹那间产生了像家乡一样的眷恋。我的渔村,何尝不是只剩下老人与小孩呢?

我打的不是麻将,而是寂寞。
生很容易,活很容易,生活不容易。
我正快乐地过活。

老人绣鞋。
感叹老人的视力比我家小孩的还要好,心碎了一地。

步入古镇之前,我们误将隔壁街道当成是安仁古镇。那是一条人烟稀少的街道。大白天的,店门禁闭,静得有点离谱。我们顺着街道随意漫步,误闯民区。步入一条狭窄的小巷子,看着三五个老人坐在门前纳凉。此时不禁想起了方季惟的《老人与小孩》,此曲此景,感触良多。

門前老樹下 坐著老人與小孩
老人對我說 他的孩子都不在
他們都不乖 整天在國外 外國月亮比較圓 奇怪不奇怪

多少年以來 總是孤孤單單
我對老人說 我想陪你去看海
滿天是雲彩 滿心是愛 老人握著我的手 眼淚掉下來


偷偷地往其中一间简陋的房子望进去,脑子里当下只闪过一个名词--- 家徒四壁。那间房子,集客厅、厨房、睡房和厕所于一室。房内井井有条,只见老人拖着年迈的身躯,向我们望过来。那是一个令人无法忘怀的眼神,是“倚门长盼”的动作。他们都在等一些人。那些人啊,千万别让他们久等噢!

偷窥
一目了然的厨房。
菜都凉了,你还不回来?
电视里常看到的老街道

简陋的巷子里居然有一所国际学院。
环境优美,有很大很大的草场。
看不见的教室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学院外面有一个模拟书斋

羊肠小径里,没有湖光山色的美景,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晚年生活方式的风景。生活在这个慢悠悠的城里,度过简单安逸的晚年。贫乏的物资,但富裕的是心灵。这是一个意外且温馨的邂逅。
这儿还有一间“明轩书院”,是住宿也是书院。
Jean,是你开的吗?

谈谈中国的厕所吧! 这个让大家谈“厕”色变的功夫,也算是中国的特色吧?令我们惊讶的是,成都的厕所非常干净,尤其是在各大景点的卫生间更是令人满意。中国真的不一样了,而我们依然戴着有色的眼镜去评估人家的弱点。比起我国的公厕,成都公厕的卫生条件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还是有不过的。乐山大佛门口的那个公厕千万千万别进去。那是唯一一个需要付费的公厕,反而在景区内的公厕全都是免费又干净的。

不进该厕所不是因为需要付费,而是。。。。。

话说当天友人的女儿有三急,我家的两姐妹和友人便同时进入该公厕。我对公厕的卫生条件向来都有所保留,有友人带着孩子上厕所,我能免则免,宁愿留在厕所外当守门员就好。

姐妹俩掩着鼻子,一边喃喃自语地念着“很臭、很恶心”地陆续走出厕所。紧跟着出来的朋友和其女儿脸色简直发白了,接着就冲到垃圾桶旁呕吐。根据大人与小孩的形容,该厕所就是传说中的经典中国厕所。姐妹俩还表示如厕时,看见米田共在中间的那条通道漂来漂去。还好她们俩只是感觉恶心,并不至于反胃。

另外,前往雪山的途中,我们停在住家门前买滑板。友人的孩子又尿急了。当时,小恩晕车在我大腿上小睡。轩女则跟随友人向居民借厕所。猜猜看这次是遇到了怎么样的厕所? 那是在猪寮旁边的一条小沟渠,没有门,根本就是随地解决的地方,称不上厕所。两个小生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竟然与猪共厕,猪的味道好臭,太不可思议了啦!

小孩适应能力很强,只要大人不在她们接触实景之前过度排斥和影响她们,臭一下也无妨。如此另类的经验相信会叫她们毕生难忘。

成都不乏人情味。我所包的车子只负责机场载送、雪山以及乐山来回的路线。其他的地方,我们是靠步行和计程车。该司机不但没有提前征收定金,在我们抵达目的地时也没直接收取费用。相反地,还把他的手机借给我,方便联系。虽说诈骗和坑人的司机比比皆是,但以诚待人的司机还是被我遇上了。

“成都中旅”是我出发前联络的车队队长。
刚开始,队长要求我付RMB500订金,然后再退一步说RMB200。
经我三寸不烂之舌,订金全免,见面才付。
前来接机的师傅态度很好,后续的雪山和乐山包车都是直接跟师傅联系,
价格比队长稍微便宜。

谈谈景区的先进之处。前几年到北京故宫时,若想边走边听历史典故,就得在入门处租借备有感应的讲解器。于时并进的武侯祠让游客省下租借讲解器的费用,以“武侯祠微信”为感应器,边走边听故事,真是太贴心了!
武侯祠微信

成都,没有人造的艺术中心,手作或手工观光工厂,而且还是中国,看起来不适合小孩,实际上小孩受益良多,感触最深。


主题乐园、艺术中心、科学馆、博物馆统统都去过了。是时候转换旅游模式,前往不以小孩为主的地方,让小孩陪我去旅游,一起成长。

5.3.15

忙些有的没的

姐妹俩的芭蕾舞考试即将来临。舞蹈老师一如既往地勤劳,今年甚至比去年更勤快,除了例常地多加了一堂课,这个月开始又在其中一堂课多加半个小时的练舞时间。

去年年底的通知信是写,extra class is compulsory。上个星期还多加了一句:  Additional extra class from xxxx . Extra之后再来一个同义词 additional,不得不佩服这个老师的认真和高要求。至今依然不理解和不认同为何学才艺一定要考试。轩女的好友退出了芭蕾舞,原因是时间不够用。再来,就是她妈妈一直无法理解学芭蕾舞有什么好处?

说真的,我也不知道学芭蕾舞有什么具体的好处。我给她的答案从来没变过---学舞当运动。再说了,舞蹈的音乐活泼生动,听了我也按捺不住,快要闻歌起舞了。最重要的是,孩子喜欢跳舞。她们纯粹跳舞,不需要为了表演而进行一连串的排练,尽情享受其中。如果某一天她们突然对它没兴趣了,那就暂停,如此简单。

除了加班备考,接下来还有一连串的录影环节。由于芭蕾舞属于闭门考试,家长以及老师都不可陪同,只有监考官和考生参与,提前录影是为了让家长看看考试当天将会上演的情景。考试前几周,老师就会安排频密的练习和预试,也就是 Additional extra class之后的extra class。好比衣服的尺码,XL不够大,要XXL, XXL依然不够大,需要XXXL

每年的上半年,总是为芭蕾舞备考而忙得不可开交。考虑帮孩子们“转校”,有没有哪家学院是不需要如此频密“操练”的呢?

另外,今年开始让轩女参与马来文补习班。该退休老师突然告知需要动手术,手术之后可能就此荣休。噢,都三月份了,稍有名气的老师的班都已经爆满了,临时去哪找个合心意的老师呢?

肥爸说,自己教不行吗?我肯定不行,不然你来教?

学校老师呢?不提也罢!我不定期检查孩子功课,大概两个月检查一次。 上了两个月的课,才写了一篇作文,多两个星期要考试,怎么考?还有,某些作业空空如也,到底有教还是没教?再来,有两篇作业,孩子的词句重组有三题是答错的,老师居然改对,而且还给了一个”A”。要不是我多事想去了解该题目究竟难度有多高,还真的不知道老师错把冯京当马凉!孩子还以为她全对而沾沾自喜!


整体情况似乎在告诉我,你好自为之,自求多福吧!因此,我利用这个当借口,给孩子找补习老师。有没有好的马来文补习老师可以介绍呢?不介意分享的话,私讯我,好吗?

4.3.15

和槟城人一起过年

一年一度的槟城庙会是我期待中的活动之一。今年,庙会不再叫庙会,而是改称“槟城人过年“。感觉上,还是喜欢庙会这个名称,说出来顺口,听起来亲切。”槟城人过年“,让我这个外宾感觉多了一点距离,我是以什么身份参与?我是来看看槟城人怎么过年还是来体验自己如何和槟城人一起过年?无论何者,能够肯定的是,原来我依然不能把自己当槟城的一分子看待。

无论是庙会还是槟城人过年,听说其内容和去年的大有雷同之处,是不是换汤不换药呢?这个我不宜置评,去年庙会来得太早,无缘参与。若今年和去年的内容相似,那两年才出席一次也不算走宝吧?

今年的庙会范围很广,为的是分散人群。因为广,所以没办法一一到访。据报道:
“当晚现场所呈现各式各样华人传统文化习俗及玩意儿的摊位包括,抛绣球、相声、传统手工教学、挥春、书艺展示“

中央舞台设计

除了传统手工教学和部分的玩意儿,其他属于舞台表演的几乎都有缘相见了。比起舞台表演,我其实更想接触手工和玩意儿。呆了超过四个小时,依然觉得时间不够用,只能说节目太丰富了,明年若再来,需要更早报到!(不过天气很不给力,晒到快变人干了!)

整体的节目和安排做得很不错,由衷给主办当局和自愿人士大大的赞!尤其是表演者以及穿着古装扮相的人士,在如此的天气下表演,真的不简单啊!我不过是个观众,穿着凉爽的衣物都觉得浑身不舒服,更何况是他们所穿那一套光看都觉得热的服饰!

姐妹俩看着一身汉服打扮的人儿,惊讶的不是他们的装扮,反而开口就问:“他们不热吗?“

肥爸问姐妹俩要不要跟他们来一张合照,被姐妹俩婉拒了。我向来没有主动拍照的习惯。总觉得享受当下最重要,照片是次要。有时间、有美景的话,拍照留念无可厚非,否则连拿起相机的劲儿都没有。

说说当晚抛绣球吧!七个穿着旗袍的俏姑娘站在中山会馆楼上往下抛东西。我看了两次,似乎没看见绣球。感觉上,她们好像是高空擲物,对着人群抛糖果吧?个人觉得这个活动不错,但有待改善。既然连汉服都穿了,何不穿一套凤冠霞帔,来一个真正的抛绣球?这个年代,找一套凤冠霞帔,仿造一个像样的绣球应该不难吧?既然要做,就做到全套吧!不然我很难跟我的孩子解释。。哈哈!(抛绣球,一样无图可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吧!)


再来就是相声。两个表演者很落力地演出,可惜观众来来往往,等下脚步的不多。即使停下来专注地听,也好像鸭子听雷,听不出笑料,感觉有点冷场,辜负了表演者的一番心意。

喜欢扯铃表演,最赞的是观众有机会亲自玩扯铃

如果舞狮也能当场指教一二,让观众过过瘾,相信会更赞!当晚的双套舞狮跳桩也是压轴好戏,姐妹俩挤进人群中,就进看舞狮的一举一动,算是不往此行了。


近距离,目瞪口呆地看舞狮

临走前,遇到了二十四节令鼓在会馆前面开演。奇怪,压轴的戏码为什么不安排在台上表演呢?
从侧面看,似乎感觉不到鼓手的如虹气势。

对于庙会,个人觉得活动还算精彩,而且种类繁多。即使因为时间和脚力的关系而没办法游走大街小巷,这次的庙会还算尽兴而归。


衷心感恩主办当局以及自愿人士的付出。

相关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