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12

打老人

晚饭时间,妈咪和小恩闲聊。



小恩: 当我长大后,你们就老了,是吗?



妈咪: 是的。我们老了,你打算怎么对我们?



小恩: 我要打你,因为你现在打我。



妈咪: ! 原来你是这样想的。现在的我除了会打骂你,我也为你煮饭、洗衣、教你读书、陪你说故事、带你去旅行等等,妈咪为你做的你都没看见没记住,就只记得我曾打过你? 我很伤心。



小恩一时语塞,一脸惭愧地来到我跟前,默默地抱着我,什么话也没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时候,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了。



小恩从不会对我们说好话。性格直率的她常常都有报复的意念。至于是真心话还是气话,就不得而知了。



她的回应勾发起她内心世界对我的不满。儿童的心和眼都是明亮的。即便是打骂之后,她认了错道了歉,她的内心也许还是不服气的。那股忿忿不平的怨气要是持久停留在脑海里,想必会有爆发的一天。我不该要求她压抑自己的不满。反而,我鼓励她直言。我不想那些被我否定的意念被压抑在她的潜意识里。它是一种能量,不会因为我不承认它的存在就消失的。



我要做的是接受她的不满,引导她放下怨气。



小恩能够对我坦言,我认为是值得庆幸的。最起码,小小年纪的她敢怒敢言,勇于表达她对我的评价。



她想打我,是因为她讨厌我吗? 恰恰相反! 她是因为太在乎我,所以希望我多给她一些爱、一些关怀。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她不喜欢被批评,被责罚。



童言童语,别和她一般见识!”我不赞同这种想法! 童言童语是最真实最诚恳的语言。我必须正视它。我接受我的不足,我会改进,但不会为了讨好她而迁就她。



在我还不知该如何改进之前,我必须唤醒她的感恩之心。凡事皆有两面,小孩怎么可以只看到妈咪的弱点而忽略了我的付出呢? 正如我现在时时告诫自己,别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弱点,要学习欣赏和表扬她们的优点。



我是个斤斤计较的妈咪。我不会对孩子说:”以后你管好自己就好,妈咪会自己搞定这样的话。我期待承欢膝下的那一天。养儿防老虽是老套,但我还是期望的。我们不需要时时腻在一起,但一定要让我感觉得到你。我不要做孤独老人,我也不应该是孤独老人,因为我有两个女儿。我的女儿们若是知书达礼之人,又岂能罔顾为人子女最基本的孝道呢? 如果连孝顺父母的天职都办不到,那便枉称为人了!

27.2.12

开学第一天,看见老师们都板着脸孔上课。从老师们的脸上,完全看不见任何笑纹。



初来报到的孩子,兴高采烈,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展开新的学校生涯。他们的这一股热诚都被老师们那一张又一张严肃的脸给浇息了!



我在想,真的有必要用这种脸孔来给孩子下马威吗? 爱的教育真的完全无法奏效吗? 严肃的脸孔究竟是展示给孩子看还是给家长看的呢?



第一天上学,白板上写下了上课时间表。那是给孩子抄的吗? 还是给站在课室外陪太子公主上课的父母抄的?



匆匆过了一个月的小学生涯。某天,轩女临睡前透露,她被老师打了手心。



班级任因为她的字体潦草而处罚她。我必须承认,轩女的英文字全都连在一块,华文字则写得参差不齐,一眼望去,直觉告诉我,她并不用心写字。我不想在她面前多加批评。只是淡淡地对她说,总有一天你需要为自己的字体负责。



当天的功课,我曾大略地检察过。那些字体称不上娟秀,不过还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里。怎么在老师的眼中却是潦草,乱乱写呢? 难道是我的要求太低?



结果,被要求重写的轩女,字体越写越糟糕,甚至把作业薄都擦破了。



其实,轩女常常不用心写字。她承认很想赶快把功课做完交差,管不着字体是美是丑。这一次被要求重写,对她是很好的教训。幼儿园时期,我从不曾她要求重写或把字写好,因为我认为还没这个必要。我只要求笔顺一定要写对,字体写得东歪西倒的,我倒无所谓。反正我知道入了小学之后就有人会帮我教好她。



果然,轩女被老师教训之后再回来给我教,事情就好办多了。她终于知道批评她字体潦草、写字不用心的不只是妈咪一人而已。父母的苦口婆心只会惹起她的不满又让她不服气,我又何必枉做小人呢?



经此一役,轩女总算心服口服地乖乖就范,一笔一划都很用心去写。随着被老师打了几个A回来之后,越写越起劲,越写就越甘愿。果然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我知道该轮到我出场当好人了。于是,我再加多了一句赞美的语言轩,你的字好像Print出来的一样。眼见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赏识,好评如潮,小女子开心到。。。。。。



题外话,听闻某些班级的听写排山倒海,令孩子(可能是家长吧)应接不暇。轩女的听写活动好像在这个星期才要开始。我一度以为听写一定是像一贯的作风,就是老师提供几个词,让孩子回去复习、然后听写。



没想到,该班的作风有所不同。轩女说,华文老师并没有提供指定的词,只交待孩子读课文。听写的词大概是从所学的课文里即兴挑选吧?



我没刻意去打听,究竟老师将会如何听写,也没刻意要求轩女习字,一切就顺其自然。



我真的很欣赏这样的听写方式。我认为即席、即兴的教育方式这才是真正能够测试孩子的水平。希望校方能够多变通,尽量减少填鸭式的教育。。。。。。

24.2.12

走,爬树去

周末,姐妹俩眼睛一张开,还未刷牙洗脸就忙着拿着纸笔,写啊写个不停。



她们通常会毫上一个上午在书房里自由发挥。之后,便是上演要求出门走走的戏码。



购物回来,午睡之后,又是开始另一场的书写运动。



自从轩女上了小一之后,姐妹俩便失去了下午到游乐园游玩的机会。一放学,轩女直嚷肚子饿。因此,周日顾不得游玩,顾肚子要紧。



游乐场是孩子的转属地带。周日没时间,就改为周末吧!



那天,天气很好。于是,准备带孩子一起去跑跑。岂知,轩女写字写上了瘾,竟然说不想去。

难道是太久没去,结果对它失去了兴趣?



她越不想去,我就越想鼓励她去。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是活泼、好动的;不应该老是关在家里默默耕耘,这样的生活不够平衡。


我不会强迫她去,因为强摘的果实不甜。



我对她说:”那好,你继续写。我们要出去了。



这下,她想不停手也不行了。结果,当然是心甘情愿地与我同行。



这样才对嘛! 小孩子要活泼、蹦蹦跳跳才可爱的。



轩女不是宅女,她性格外向。唯独一写起字来,就欲罢不能。



到了游乐场,看见有个父亲从旁协助孩子爬树。于是,我依样画葫芦,带着姐妹俩一起去爬树。

护女心切的爸爸听见我们要去爬树,开始发表他的危险言论。说什么树上有蚂蚁,怕被咬伤;又说什么危险等理论。



对于这种意见,说不危险又不通;顺他的意也不对,总不能因为大人的私心而抹杀了孩子探索的机会。因此,装聋作哑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轩女好奇地问: 妈咪,为什么今天你让我们爬树?



是啊,妈咪是少了那根劲,竟然怂恿孩子去爬树?



我是这样向孩子解释。



你们能够做的事,妈咪从不会阻止你去尝试。当你们还很小时,连站都站不稳,手无缚鸡之力,所以不宜攀爬高处。不是所有的树都可以爬。树干若不够强大,无法承受你们的重量,树枝若断掉,你们也会跟着跌下来的。爬树时,也要看看周围是否有红蚂蚁。如果有,就要趁早溜。



接着,我带着姐妹俩详细地观察周围的大树与小树,一起研究哪些树可以爬,哪些树不能爬。



姐妹俩想做的事总会事先征询我的意见,目前还不曾先斩后奏。我常对孩子再三地强调,我只是想了解你们的想法和动机,不是要阻止你们行动,更谈不上处罚或奖赏。因此,姐妹俩常勇于发问和分享,因为妈咪一言九鼎,说不罚就不罚。即使发出反对的声音,除了让孩子知道原因,也会让她们心服口服地接受我反对的理由。

22.2.12

曾经心动

刚步入2012年,有份待遇不错的工作找上门。我并非热衷于工作之人。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就是如此简单。因此,当机会主动送上门,我难免开始有点动摇,有冲动想申请。



经过两天的深思熟虑,我决定放弃,连申请的勇气也没有。我没有野心,从没想过当女强人,也没有继续往上爬的欲望。我但求平平稳稳地工作,让我继续能够平衡家庭和事业的生活,这样就很满足了。



我的孩子需要我,不管她们是三岁还是十岁,只要我的妈妈身份一天不变,她们就会有需要妈妈的一天。目前,我无法为她们当个全职妈妈。我要求自己在下班后一定要当个100%的全职妈妈。我要我的孩子有一个随时可以谈心、聊天、问功课的妈妈。我尽量不跟风,除了安亲班,我不送孩子去补习班。



我认为,我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我们的家是孩子的最佳学习殿堂。我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载送的路程;更不需要把金钱投资在未知成果的补习班;我尤其不想把孩子送到一个又一个百般克制的学习环境。



有人说,让孩子多上一些才艺班,可以为她们找到兴趣和潜能。这是一种exposure,与压力无关。Exposure, 这个字眼用得很恰当,我一度信心动摇,怀疑自己是否间接抹杀了孩子的学习机会。我冷静地思考,人的兴趣会随着不同的阶段而改变。我大可不必急著去找孩子的興趣在哪裡,時機到了,孩子會告訴我,因为我的孩子从不会隐瞒她的喜恶。这点我大可放心,静观其变。



我不会刻意安排机会让7岁的孩子去学习独立。我享受她们还需要我的时光,因为我知道这段岁月不会很长。独立这回事,不需要刻意安排。时机一到,机缘一来,她想不独立都不能。



我不知道这份信念能够坚持多久,最起码我尝试去当一个亦师亦友的母亲,因为我责无旁贷。



我没有野心,说难听些,也没有上进心,我只有一颗爱子女、爱家人的心。纵然个人成就再辉煌、生活再富裕,没有快乐和平衡的家庭生活,就算赢得了世界又如何?



跳槽,有很多未知数。我不想浪费时间去挑战无数的未知,因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回。另一个留下的原因是因为我感恩提拔和谅解我的上司、工作环境。虽然偶尔对她/它颇有怨言,但是这个地方依然有很多可取之处。



在公在私,我应该要珍惜和感恩我所拥有,知足才会常乐! 我可以心动,但不能冲动。对方说,也许我只需3个月的时间去适应和调整,不会让我忙太久的。我只能说,时机未到,我不想行动!

相关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