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13

自嘲一把之面包造型

不知不觉,家里的烤箱已经是两个月大了。从面包机到烤箱,整整数月里,几乎每天都在厨房里忙着学烘培。

创意思考学里的这一道问题, 我的选择是B

A) I look for new ways to do old jobs.
B) When one way works well, I don’t change it.

在烘培的学习过程中,我几乎也有这个毛病--- 一旦找了合我心意的食谱,我就会放弃整片森林,全心全意地灌溉我所选择的那一棵树。这种态度欠佳,很容易就错过很多美好的事。要改!

Kopitiam Milk Bun那松软湿润的口感彻底俘虏了我心。一个星期有6个晚上, 我都是在厨房里耗着的。4天做Milk bun, 2天做威风蛋糕。

至今,我的威风蛋糕依然和成功之母形影不离 ,容我老王卖瓜,我们一家子是超爱我那没有卖相,偶尔还会烤不够干的威风蛋糕。改明儿再写一篇“威风论”来向长辈们求助。

把镜头带回milk bun 看腻了单调的圆圆小面包, 于是就学人家做起面包造型。

造型是一门手艺。举凡与艺术有关的事,都是我最为笨拙的地方。手艺,我没有。

没有手艺不该是句号,且让我加点问号让它变成逗号吧!我要学习让逗号和顿号填满我的人生。

丑妇终须见家翁,且让我从这两个星期的面包存折里,把那些 ‘丑不忍睹“的面包造型拿出来晒一晒,博君一笑!把笔记晒在这里,就当是我”勇于面对零艺术细胞的失败事实“, 并希望和在烘培之路刚起步的朋友们共勉之。


看我的“杰作“之前,请务必有心理准备,放眼天下人,应该没有人会像我如此笨拙,搓出如此”不堪入眼“的丑面包。

把面包搓成长型,然后再分割一小条。
这个分割的过程是我最大的败笔。

放那两三粒糖有作用吗?
呵呵。。糖起价,请见谅!
人家是初来报到,不知该撒多少,怎么撒才能出得了厅堂!

这是什么东西?
本来想做粗糖牛油的。
听说,在搓好的面团表明切几条线,把牛油涂上,然后撒些粗糖。
结果就变成这样了。。。。。。
糖啊糖,你把我弄得很荒唐!

这个能吃吗?
卖相不行,口感勉强可以啦!
和上面的一样,是要做粗糖牛油面包的。
为了纪念我这“伟大”的失败作业,就称它为“荒糖漏油面包”吧!

折磨了自己的视觉那么久,决定不要赶尽杀绝,
给个逗号,让milk bun的原貌完璧归赵。
某天,无意间把小面团和大面团搓放在一起。
大小面团提醒了我,做了两个动物造型。
下面本来是独立的芝士面包。
因为排得太靠近,误打误撞地连在小熊的头下,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熊身体”。
无心插柳,这两个造型让姐妹俩“惊为天人”,赞叹妈咪实在是太神奇了!
是啊,妈咪确实是艺术天才---生蠢

有了像样的开始,大胆挑战更多动物造型。
侥幸的成功果然不堪一击!
瞧,简直是一败涂地了!
那个吐舌头的狗儿丑得不得了!包在里面的馅料总是会流出来。
一连做了三次,无一次是像个狗样的!
总有一天,我一定要它变成“好样的!”
烘烤之后的“四不像”。
能让我如此把自己踩得体无完肤的,当真就是非艺术莫属了!

感谢正在看这篇”自嘲记“的你。若有前辈路经此地,还望大家指教一二!我包馅料,做造型的功夫真的真的是太烂了!

不过。。。我还是会继续涂毒你们的眼睛,继续努力!不成功,便成仁!

(得空要多和孩子玩Play dough) 

28.8.13

创意思考—发问的技巧

这篇是延续之前《创意思考》的分享。“如何发问”是这次的主题。

基本上,被拒绝的理由归纳为以下4种:

1. 时间。(我的时间不够用;我很忙;我没有时间。。。。。。)

2. 钱。(我没有钱;我的钱不够用。。。。。。)

3. 我不相信。 (不相信你所说的,不相信你所做的。。。。。。)

4. 我就是不一样。I’m Different.  (这就是我,不要企图改变我。)

你懂得发问?你问对人吗?你的问题问得恰当吗?你最常问的有哪些问题?

问题的模式分为三种: Chunk Up questions (高建设性的), sideway questions  (连贯性/联想性)以及Chunk down questions (低建设性)

高建设性的问题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它会引导你反思,让你逐渐看清楚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高建设性的问题例子:
What’s the purpose of?
What do you get from that?
What’s important about that?
How does that relate to?
Let’s look at the bigger picture……

联想性的问题则引导你以同理心去看待问题。

联想性的问题例子:
What else is that?
Give me another example?
What else is like that?

低建设性的问题间接把问题的范围缩小了,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很容易受到目光短浅的局限。 最经典的问题就是:为什么?

Kick out the WHY  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要回答WHY,就需要Justification. 很多时候,我们也想知道为什么,因此被问及“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退缩,潜意识地设起了一道防墙。

另外一种发问的技巧如下图显示的4 Quadrants Question.


这是以假设性的方式来探视各种可能性。我们很容易为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停滞不前。

一句话可以将一个好的点子判死刑。Kill an idea in one sentence…….

总结:

1. 学习聆听。
2. 确定你了解问题。
3. 多用高建设性的问题,少问“为什么”。

个人心得:

“为什么”是我的口头禅。对任何人和事,我最常发问地就是“为什么”。经导师这么一指点,豁然开窍,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对着小孩,更是不适合用“为什么“。这样的一道问题,会让她们一时语塞 。以小孩的立场看来,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才来向大人求助,大人却反问我为什么,那故事就接不下去了。

专家都鼓励小孩多发问,《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籍更是卖了一代又一代。小孩是该发问,但发问需要技巧。问对了问题,才能得到答案。若一味只顾着回答“为什么“,传授理论多于方法,基本上抹杀了小孩脑筋急转弯的机会,间接造就了填鸭式的教育。

轩女受了我的影响,习惯问“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努力地互相提醒对方,不要再问”为什么“,学习多以高建设性的问题提问。

今早出门前,发生了一件小插曲。

小恩关在房里更衣,姐姐要求她开门, 她默不作声。不久,听见小恩来到浴室前向我哭诉,说姐姐在她打开房门之后,捏了她的小脸蛋。

眼见手足烽火即将上演,赶着上班的早晨最忌讳发生这种情况。

走出浴室,第一道从我脑子里闪过的问题便是:“为什么吵架?”

慢着,不准再问“为什么”。我的低建设性问题及时打住了。

“你有没有告诉她,你在房里做什么,需要多久时间才会开门?”妈咪问道。

她愣住了,一脸疑惑地看着我,似乎对我如此“新鲜”的问题充满惊讶。片刻之后,她摇头答“没有。”

“下次,你告诉姐姐你在换衣,5分钟之后就会开门,请姐姐稍等一下。这样姐姐就知道你在房里干什么。你默不作声,她急坏了,会误会你特地不开门,明白吗?“

她若所悟地走下楼去。

待我梳洗完毕,只见姐姐正为妹妹绑头发,没有火药味,只有浓浓的姐妹情谊。


我深切地领悟到,问对一道问题即能改变结局的美好感觉。换成以往的“为什么“,我顶多是治标不治本,基本上是安了自己的心,对孩子并没有起到任何引导和逆向思考的作用。

26.8.13

豆芽不上安亲班

作者Carol是一位在职妈妈。作者并非否定安亲班,而是视乎安亲班的安排是否能够符合个人的要求。无可否认,现在的安亲班是以近乎补习班的模式操作。然而,安亲班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慎选合适的安亲班,那里也可以让孩子有归宿感。

此书前段仔细地说明了作者不想让孩子上安亲班的理由。作者以2万台币请了一位家教在家进行豆芽的课后生活学习。学习主题由作者安排,再由家教老师带着豆芽完成。生活学习归纳为阅读,运动,家务,手作,英数学习以及每个周五的户外学习。


作者的方式或许比较适合家境比较好的家庭,一般的小康之家恐怕没有能力负担如此昂贵的家教费用。再说,要找一个有担待又喜欢小孩的家教恐怕也不是一件易事。从经济能力到安全顾虑,作者都一一地分享。

书里的小主角是一位7岁的豆芽。她在家教的带领下去过世界展望会,天母古道捡垃圾,只身离家五天参加夏令营以及参观各种美术馆和博物馆等。作者的育儿方式,看在我这个对艺术一窍不通的我眼里,那是一种令人生羡的艺术教育,也是生活品味教育。作者认为,有了生活品味,才能让生活升级。

品味,指的并不是崇拜名牌。生活品味是你如何看一场好电影;欣赏一幅好画;看一本好书;知道怎么样的一方让自己穿起来清爽舒服;如何布置家里,让家人住得舒舒服服。。。。。。这些生活品味,都是我想学却迟迟未有采取行动的。跟别竞争之前,必须让自己学会和自己相处,看重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在本质,才有资格对外较量和提升自己。

作者在书上所提及的一些校后学习活动,如烘培,讲故事,手作,花卉等,其实都是可以在周末进行的。当然,知易行难。铁了心想做一件事,不需要任何理由;相反地,意兴阑珊的时候,可以有千万个理由来原谅自己的惰性。

其实,安亲班并非火坑,并不至于让人望而止步。我们都很习惯要求别人做到最好,然而“最好”的定义却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家长期望的是学业上的最后;有者则希望把童年还给孩子;也有一些“无所谓型”的家长。。。一样米养百样人。

我不敢妄言轩女所上的安亲班是最好的。然而,在我眼中,它的环境和膳食算是无从挑剔的。我所注重的也不过如此。

今年,安亲班里还养了兔子和一些小动物,让学生们轮流照顾。它们是宠物,也是教材,提供一个让孩子学会对动物负责的真实教材。

之前,曾在这里发了牢骚,希望安亲班以职业家庭的休假日为考量,迁就上班族的假期。果然,院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摆平”了我的怨言。

当日的假期,我把轩女送到另一家安亲班。喜见轩女的朋友为了她的到来而牺牲假期,回到安亲班来作陪。

身为全职妈妈的友人,她的两个孩子非常喜欢去该间安亲班。孩子喜欢群体生活,学习需要学伴;游戏需要玩伴,这一切是在家学习所无法提供的。安亲班就像一个小社会,让孩子接触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朋友之间难免会闹意见,分党分派,这一些都是人际关系的学习。在外不比在家,凡事岂能尽如我意,孩子从中学习忍让和体恤,即使她想任性霸道也不会有观众来买她的帐。在外碰的钉子越多就能从中磨练她的心智,同时更能体会到家的温暖。

我理想中的安亲班是一间以英文为媒介语的中心,希望借助英文环境来打好孩子的英文基础。我承认我是将自身想把英文搞好的愿望加于孩子身上。我寄望他人来弥补我力有不逮之处。另外,如果安亲班能够安排让一个老师当几个学生的“保姆老师”,那将是美事一桩。“保姆老师”的作用是拉近学生与该老师的关系,让孩子有个信任和可以谈心的老师,培养亦师亦友的情谊。然而,对于师资流动性相当高的安亲班而言,甭说了解,能互相认识就已经很不错了。

放眼方圆十里,好像都没有以英文为主的安亲班。即使有,或许其他方面也未必能尽如我意。

理想中的模式往往和现实生活有差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儿宝典。平日里,我倒觉得孩子在安亲班是个不错的选择。至于假期,且让我作个美梦,给自己放一个长假,把假期还给孩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书摘:

养孩子,像种田一样,有时节,必须配合着节气做该做的事。然后,还要有耐心地等待,等待收成。有时,天公不作美,收成不如期望,也得笑笑,认了。

就这么简单。

种田跟养孩子,都很辛苦。但是,只要你耐得住这个辛苦,想做,没人拦得了你。要坚持,其实并不难。。。。。。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如果你想知道亲子共学有那些活动,此书所提供的点子或许可以帮你解决烦恼。

23.8.13

轩言恩语

童言童语最为纯真。用心地聆听孩子的每一句,不难发现言语中隐藏着很深的学问和道理。孩子简单的童心,往往都被大人们复杂化或随便寒暄两句给打发了。

那些年,曾经说过的言语,确实有怀念的价值。今天的言论只能代表今天的看法和心得,来日若有幸重温类似的人与事,或许想法就截然不同了。

无论当时有多趣味,现在写来已是云谈风轻。姐妹俩喜欢回顾自己的当年事,来日她们重温旧作,或许百般滋味上心头。

816日的晚餐:

轩女语录:

a) 妈咪像一本活字典,随时为我解答生字新词;爸爸是万能的英雄,也是我们的摄影师。

b) 我们去台湾时,我想参观《流星花园》,可以吗?
妈咪: 你的咨询有误,,《流星花园》是一部偶像剧,不是真正的花园哦!

c) 开车的时候,不可以看手机,安全第一。天色暗的时候,也不可以看手机,会伤到眼睛。这些话尤其是要说给爸爸听的。
爸爸:谢谢提醒,我下次会注意了。

d) 可不可以花点钱,买三个垃圾桶?我想在家里做垃圾分类。
妈咪:我们已经有环保箱子了。分类的工作是直接在环保站做的,你忘了吗?

e) 在外头,如果有人乱丢垃圾或没有将垃圾分类,你就狠狠地盯着他看,对他说:Excuse me, 请你把垃圾分类。

f) 自从做了汽水实验之后,我不敢喝汽水了。不过,爸爸你可不可以不要买汽水,我看到了会忍不住想喝。
爸爸:这样想是不对哦!你应该要自律,即使看到也不要喝。你不能控制别人,但可以克制自己。

g) 妹妹最健康的,因为她不喝汽水。
妹妹:因为汽水的汽冲上喉咙,让我觉得不舒服,所以我就不喜欢喝咯。

h) 妹妹你要多说话。当你说得越多,你就学越多。

i) 我就是喜欢吃辣的食物,即使辣到哭还是要吃,很刺激。

j) 今晚我们看《哥妹俩》电影,不要买汽水。爸爸记得哦,只买爆米花。

一顿晚餐的时间,轩女滔滔不绝地说了那么多。这样的晚餐很轻松幽默,令我们享受其中。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小恩语录:

820日,我正在做晚饭,小恩则在饭厅做功课。

她拉开嗓门,隔墙地问道:“妈咪,那个像sugar cane的部首是怎样写的?“

肥爸接轩女放学回来时,我把这道问题丢给他。一如所料,肥爸弄不明白她的问题。肥爸与“知女莫如父“这个名句还有一段距离。

她指的是“竹字头”的部首。我猜想她把同样拥有一节一节的竹和甘蔗弄乱了,而她可能只记得部首的名称有“竹”的字,却忘了部首的正确名称。

果然,当我告诉她那是“竹字头”时,她便喃喃自语地说道:“对对对,就是这个撇横点,撇横点的部首。”

接着,她填着与“单人旁”有关的字。她再次隔空对我喊道:“妈咪,除了《还》字,还有那些字有单人旁?”

《还》字怎么会有单人旁?她一再坚持地表示《还》 字是今天才学,是有单人旁的。
“来来来,拿来给我看看。”

一看之下,她把“借”当成“还”了! 真是个糊涂虫!

夜里,她和姐姐吵架。临睡前,姐姐在她耳边嘀咕了几句,接着她就哭得稀里哗啦了。
“姐姐说的话很感动,我听到想哭。“

姐姐究竟说了什么让你那么感动?

“姐姐说虽然我刚才打她,她觉得很痛,不过她还是原谅了我,她说一下子就不痛了,叫我不必伤心。我听了很感动。”。。。。。。

不知从何开始,她喜欢放轻脚步,悄悄地走到我的身后,双手环抱着我的腰,头儿依偎着我的背后,不发一言,就这样紧紧相扣。这种感觉很温馨,很舒服,很亲密。

建立亲子关系的桥梁,除了沟通,还有那无声胜有声的肢体语言。

22.8.13

亲子游推荐--I City Trick Art Museum

大约有半年没有于父母一同出游了。这次的开斋节KL行,父母的行程一再改变,一时说去,一时又说不。长者的行程比我们更难预料,尤其像我家父母这样的人,不喜欢城市,不懂得欣赏新时代的美貌,犹豫不决 是预料中之事。

幼年时期与父母相处的点滴大概已经印象全无了。步入小学后,有了自己的朋友群,备受忽略的自然是最亲的父母。过了叛逆期,恐怕就要步入密运期。密运当中,卿卿我我的时间都不够用,更不可能想到陪伴父母这回事。接着,结婚生子了。初为人母,一切以孩子为重,即使想与父母同游,却又因为带着宝宝出门有诸多不便而搁置。

年复一年,这个年头的孩子虽然不算很大,但起码已经是身为父母较为轻松的时段了。权衡轻重,我的重心该回到等待我多年的父母身上。每年的开斋节或屠妖节,像是我家的小过年,兄弟姐妹都会齐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今年的开斋节,皆因我破例,计划去KL,结果得了个结论--- 大日子,还是呆在家乡最好,何苦到外头去人挤人?

碎碎念了那么多,是时候记录一下那些天我们共有的美好时光。越来越善忘的我,经常很快就把曾经经历过的人和事给遗忘。记录,记下当日的人与事,把美好的那些笑容和经历录在脑海里,愿那美好时光历久弥新。

I City Trick Art Museum,一个位于Shah Alam3D立体画廊,是让你发挥创意力和幽默感的好去处。

这画廊只有两层,小小一间房子,规模并不大。假日的游客挤满了整间画廊,无论是拍照还是赏画,处处受到阻碍,未能尽兴享受其中。环境虽然不尽如我意,但同行的家人很投入地大玩特玩,丝毫不受拥挤人群的影响。旅游的心境比外在的一切更重要,心情好,映入眼帘的尽是好风景。

画廊的营业时间为每天11am-11pm。这里的画共分五个主题:Masterpieces, Egyptian, Marine Life, Animal Kingdom & Modern Classic 方便摆埔士起见,建议轻便的穿着,裤子最为相宜。


值得一提的是,入门票只需RM10 (之前是RM5),不限时,任游客发挥无限创意,绝对是一个亲子共游的好地方!

喜欢这张温馨的三代同堂照!

镜子里的是另一个我。
没有您,何来我?

妈妈是配合度100%的好母亲!

父爱满分,童心十足,最喜欢和小孩一起玩的好弟弟。

鲜少出城的侄女有难得的创意。

自由发挥

海洋之旅

扬帆起航了!

发生什么事了?

赶快逃啊!

蜘蛛侠杀到!

让我顺流而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说拍照,四姐弟很自然地摆出自己的一套。
意犹未决,竟然还研究地图,看看还有那些漏网之鱼。

院里的设施比较适合学龄前的小孩。
每种游戏,RM5。只有单点,没有套票。

还是车子最为受落。
入夜时分,还有免费的花灯欣赏。
花灯的美绝不亚于东禅寺的新春花灯。

弟弟的温馨全家福。

再会了!
I city 的范围蛮大,除了以上的游戏,还备有水上乐园,蜡像馆,Snow Walk, 旋转木马,摩天轮等游戏。除了蜡像馆和Snow Walk, 其他普通的游戏都是RM5。

单是3D画廊和免费的花灯欣赏,个人认为不失为一个亲子同游的好地方,值得推荐!

I City GPS Coordinate
3.064753, 101.485391? +3° 3' 53.11", +101° 29' 7.41"

相关文章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