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分班?姐妹俩在9岁这一年都有共同的疑问。分班是为了方便老师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因材施教,这是我给他们的不完整答案。至于完整的答案,我不知道。
轩女在二年级分班时,从第一班“跌”至第三班。虽然她知道一年级入校时并非根据成绩所分的班,但因为身边的同学众说云云,她对自己的认知有所动摇。曾经表示会介意自己“跌班”了。虽是“跌班”,但三年级的那一段岁月是她至今最怀念的日子。她说那一年大家都很单纯,朋友之间是真友谊。才11岁,就已经谈起“那些年”了。
成绩中等的她,在现有的班上亦步亦趋。如果说成绩很重要,那分班就是她所在乎的事。高年级有了固定的朋友群,越是懂事就越不想与现有的朋友分开。
之前我对数学成绩的气急败坏,最关键的源头正是分班。明年是小学的最后一年了,她希望能继续留在同一班。数学是唯一一科最容易与其它同学拉开距离的科目。数学落马,意味着你的名次不保。名次不保,连带效应就是跌班。成绩差,她不介意。跌班,她在意。
妈妈我很简单,我只在意你所在意的事。
比起UPSR,我更看重的是分班。想当年五年级时,我因为成绩退步而被“分组“。(小型学校只有一班,无班可分就分组)。我很介意与组员分开了。于是,我很努力地想要回到原来的组。轩女的想法与我当年的想法不谋而合。
轩女得知自己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班级时,当下松了一口气,兴奋得像考到第一名似的。
小恩跟姐姐一样,只想保留在同一班就心满意足了。能够成为同窗不容易,能够同窗数载更是可遇不可求。比起成绩,她们更在乎的是好不容易建立的友谊。
轩女明年就要和朋友分道扬镳了,今年的他们格外珍惜这个11月。原本我认为11月是可以逃课去旅行的好日子。如今见她如此享受这段日子,不得不推翻了自己的一厢情愿。
有个朋友明年要移民了。他们办了叙别会。“叙别会“,这个名词承载着很多美好的回忆!
他和几个朋友相约周末活动。续上次之约,这一次又约了不同的朋友,再来一次“我的行程我做主!”
高年级的班级,老师不再干涉他们的活动。整个11月都由学生们作主,想干啥就干啥,只要不干扰其它班的学生。他们在班上开“工厂“,做买卖。有倒闭的工厂,有快乐的员工,有友善的老板。。。。听她细述这两个星期的种种,有感这才是学校,这才是孩子本该拥有的童年!
我常认为11月份,孩子在学校无所事事。殊不知,“无为“才是真正的有所为。此文提醒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误导孩子成为11月份的逃学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