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初次于挚友浅谈生命课题。当时不以为然,没有很深的感触。潜意识让我没有很积极地想去了解它,部分的原因是抗拒也是回避。 尽管不积极,至少略有所闻。对于临终关怀并不陌生。
只是万万没想到我必须在这个年龄面对父亲的离开。在积极求医的过程中,不得不学习去面对最坏的那一刻。当那一刻来临时,我们该如何面对? 这是我们不敢启齿也不敢谈论的课题。
生命的过程一直都离不开选择。
后来的后来,认真探讨临终课题。有些事,不去谈论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上周读到《理想的告别》一文,字字句句仿佛是疗愈心灵的灵药。这样的课题真的是该深入了解和 记住。把事情做好了,才能将天人各一方的遗憾减到最低。
文中的这一句 “,「不要勉強生命,生命最清楚下一班車什麼時候來。」写得极其真实。三年前,爷爷临终前指示弟弟把他搀扶到客厅。一到客厅,他便安详离去。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佛家认为客厅是临终最好的道场。长者都有同感。
后期身体虚弱的父亲,他连坐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临终前几天,我们曾三番两次问他是否要到客厅去。父亲皆否定。直到临终前的凌晨两点半,他示意前往客厅。看到他点头说要去客厅,我全身发软,心跳加速。。。。。。
摘录文中几段,努力将锥心之痛转化为心中最美的一副画。。。。。。
在醫院裡死亡和在家中過世,有什麼差別?對台東聖母醫院居家醫療主治醫師余尚儒而言,前者是一條線,後者則是一幅畫。
醫院裡的臨終場面,經常是這樣的:急救插管、送加護病房、發布病危通知、和家屬溝通放棄維生治療與否、選擇拔管時間、戴上氧氣面罩……最後,監視器上的所有數值歸零,心跳變成一條線。醫師確認死者已無脈搏、呼吸,正式宣告死亡。
在家中發生的死亡,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景象。臨終者躺在他平日睡的床,牆上掛著他喜歡的畫,家人們就在房間裡安靜做自己的事。每隔一段時間,家屬會摸摸臨終者的手,感受他的溫度與脈搏,直到熱度與鼓動都慢慢消失為止。
余尚儒形容,自己第一次看到沒有任何醫療介入的「自然死」場景,就像是一幅17世紀的油畫。死亡,可以是生活裡的一幅風景。
對末期患者而言,給的醫療資源愈多,可能產生的併發症愈多、生活品質愈差。
因此,余尚儒常勸家屬,「不要勉強生命,生命最清楚下一班車什麼時候來。」
當往生者安詳、舒服地離開時,活著的人會體悟到:原來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死亡。摯愛的人以他們的離世,教會我們最後也最重要的一課:「你可以把死亡這個禮物做得很好,讓大家看了都很喜歡!
原文 《 理想的告别》
冯以量所著的《已亮的天空》、《善生》、《善终》、《陪你到最后》等书,写实之余也带出了满满的生命智慧。
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20170706-602
5 条评论:
爲什麽是客廳?
我的一個親人在厠所内停止呼吸,我久久不能釋懷。
当中的理由我只记得2个。1,如果是在房间或其他地方,可能就需要引魂。2,客厅地方宽敞,人气最旺。
你不能释怀是因为场所还是事情发生得太突然?
我的第一行句子是寫客廳,第二行的句子是相應第一行的意境,是對他離開的地點感到不能釋懷。
我還有一個熟人是在韓X獨中任職的,有一天他突然在獨中的厠所離世了。這一個消息我就感到很突然,用了差不多3天才能接受事實。
你说话层次那么高,我高度有限,理解能力有限,请多多指点啊大师。
你第二行这样写,我很想删掉
有空多一點去跳高,理解能力自然會增高。
鍾X中學抗日時期死在校園内的人還會少嗎?
发表评论